传播好声音

下载
健康研究所丨霜降养生:做好这几件事,安稳过秋冬
2025-10-23 08:17:00

华语之声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骤降、燥邪渐盛,是养生的关键节点。想要避开秋寒、秋燥、秋郁,这份实用指南快收好! 


重点护下肢,起居有讲究

“寒从脚下起”,霜降后寒邪易侵袭腰部和下肢,诱发“老寒腿”“腰痛”。建议做好脚踝、膝盖保暖,爱美的朋友别再露脚踝;每晚用热水或对症中药汤剂沐足20分钟,借热力和药效活血通络。室内也要兼顾温湿度,避免温差过大——温度别太高,可放盆水或用加湿器增湿,早晚开窗通风15分钟,减少感冒风险。


饮食有侧重,进补先调脾

秋燥易让人口干、皮肤干、便秘,饮食上要“减辛增酸、清补温润”。少吃辛辣烧烤、煎炸零食,多吃梨、苹果、银耳、百合等润燥食材;脾胃弱的人别贪凉,避开生冷食物,可试试南瓜山药粥、萝卜煲牛肉、羊肉炖山药,健脾又暖胃。中医提醒,秋季进补前要先调脾胃,像小米、芡实、红枣、板栗都是温而不燥的好选择,帮脾胃“打基础”,营养才能更好吸收。 


动养结合,情绪要舒畅

深秋落叶易让人情绪低落,不妨多出门登山、散步,或约亲友聊天;也能泡杯玫瑰花、茉莉花、白梅花组成的“三花茶”,疏肝解郁。运动时要注意“不劳累、先热身”,晨起等太阳出来再锻炼,选八段锦、快走等平缓项目,运动前活动脚踝、膝盖,避免拉伤;出汗后别马上脱衣,慢慢降温,以防寒湿入侵,微微出汗就好。


霜降养生,核心在“顺时应变”。做好保暖、润燥、调情绪,就能轻松应对季节变化,为过冬攒足健康底气!


阅读 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