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耳鸣耳闷、天旋地转…别硬扛!当心这种病,会令人痛苦不堪
2025-10-15 14:20:16

华语之声


你是否曾被突然袭来的

天旋地转感支配?

是否长期忍受

单侧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的困扰?


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发作、经年不愈

很可能是患上了梅尼埃病

一种令人苦不堪言的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

典型症状为“眩晕、耳鸣、耳聋、耳闷”,其中最为折磨人的当属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常形容那种感觉如同置身剧烈摇晃的船舱,严重时甚至连站立、行走都成奢望,正常工作与生活被迫按下暂停键。

大多数患者在早期通过饮食调节(如低盐饮食)、药物治疗(如倍他司汀、利尿剂、激素等)就能控制症状。但也有一些人,病情迁延多年,药物无法缓解,症状逐步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或许能带来转机。



每周发作痛苦万分

术后摆脱眩晕纠缠

半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姜秀文副主任医师接诊了钟大伯(化名)。钟大伯左侧耳鸣、听力下降已长达20余年,因年轻时未重视、未及时就医,后期便放弃了治疗,多年来仅依靠右侧耳朵聆听外界声音。但近5年,他开始频繁遭受眩晕的折磨,每次发作时,即便通过输液、服药暂时缓解,也总会不定期“卷土重来”,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耳鸣耳闷的症状反复出现。尤其是最近1个月,眩晕每周都会发作,这让钟大伯及其家人痛苦万分。

多方打听后,他们找到了浙大邵逸夫医院耳科专家姜秀文。姜秀文医生查看钟大伯在其他医院的基础检查报告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怀疑其患有梅尼埃病,并迅速安排了钆造影内耳膜迷路MRI成像检查。复诊时,结合造影结果及各项检查,最终确诊钟大伯处于四期梅尼埃病阶段,已达到可手术治疗的标准。

在充分沟通后,钟大伯和家属决定接受手术。一周后,姜秀文团队为钟大伯实施了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术后经过2~3周的恢复期,钟大伯终于摆脱了眩晕的纠缠。经过4~5个月的回访,眩晕再未发作,钟大伯一家的生活也重回正轨。



梅尼埃病引发眩晕的根源

想要深入了解梅尼埃病的手术治疗,需先明晰其发病机制。梅尼埃病的核心症结在于内耳淋巴液异常增多。这就好比水库水位过高,压力骤增,不仅刺激前庭系统引发眩晕,还会压迫听觉系统,导致耳鸣与听力下降。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内耳压力”或“阻断内淋巴对前庭神经的刺激”。



手术并非人人合适

需严格筛选适用人群

尽管手术治疗能为部分患者带来希望,但并非所有梅尼埃病患者都适合。通常,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

1

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后,眩晕症状依旧频繁且严重;

2

疾病已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3

听力已显著下降,且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较低;

4

患者迫切渴望根治疾病。

在决定是否手术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前,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以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多样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当药物治疗不再有效,发作频繁,影响工作、生活甚至心理健康时,医生可能会根据你的听力情况、眩晕频率、内耳功能,来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内淋巴囊手术

 

涵盖内淋巴囊减压术与内淋巴囊引流术,对患者听力和前庭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处于三期的梅尼埃病患者。


三个半规管阻塞术

 

通过封闭内耳半规管,能有效控制眩晕,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听力和前庭功能损伤,适合三、四期患者。


前庭神经切断术

 

旨在切断前庭神经传入信号,虽然能有效控制眩晕,但会完全破坏前庭功能,并可能导致听力下降,适用于接受内淋巴囊减压术、半规管阻塞术后效果不理想的四期患者。


迷路切除术

 

通过破坏前庭终器达到治疗目的,但会导致听力及前庭功能完全丧失,适用于已无实用听力且多种治疗手段均无效的四期患者。



术后并非终点

持续管理是关键

手术可以显著缓解眩晕症状,但并不一定能恢复听力或完全治愈梅尼埃病。术后仍需要配合生活方式管理,比如:

低盐饮食:减少水分积聚。

规律作息、减压:避免诱发发作。

注意听力保护:避免噪音和耳毒性药物。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医生强调

梅尼埃病虽不致命,但长期反复的眩晕折磨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当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手术治疗是科学且安全的选择,能够极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你或身边亲友正饱受反复眩晕困扰,不妨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战胜梅尼埃病已不再遥不可及,主动出击,才能重获“听得清、站得稳、生活好”的健康人生!



来源丨邵逸夫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阅读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