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全区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精准落地,深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效。9月28日,西湖区民政局组织召开残疾人两项补贴与精康融合行动业务培训会,全区11个镇街及村社相关经办人员、精康业务骨干共计220余人参会,为基层服务队伍注入专业力量。
培训分上下午有序开展,内容聚焦实操、亮点纷呈。上午场率先聚焦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浙江省残疾人福利保障指导中心李子龙老师以“政策速读、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应退尽退”为核心维度,系统解读两项补贴的保障对象、发放标准与经办要求。从多元留痕的政策宣传方式、3个月内主动提醒新符合条件群体的服务细节,到“浙里办”APP线上申请渠道的操作指引,再到“工作日内审核、每月数据比对、每年集中复核”的全流程管理及停发情形界定,李子龙老师的讲解层层递进,为基层精准落实政策、守护残疾群众权益提供了清晰“路线图”。
随后,精康融合行动专题培训拉开帷幕。资深社会工作师张桀以《社会工作视角精康融合实践分享》为纲,结合亲身服务案例,生动阐释“社区助力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核心理念,拆解“联席会议凝聚共识、调研整合资源、筛选服务对象、评估建档、分层管理”五大服务步骤,并分享康复驿站从1.0(辅助就业为主,面临人员流动难题)到3.0(补充专业资源、向社区开放,实现居民态度从排斥到接纳)的迭代历程,让参会人员直观感受社会工作在精康服务中的实践价值。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于淼老师则聚焦音乐治疗创新路径,从定义出发,结合临床案例介绍音乐治疗通过“音乐体验+治疗关系”促进健康的作用,还提及杭州精康服务构建的“三级干预模型”(预防性活动、临床治疗、社会功能重建)与“个性化治疗矩阵”,展现非药物治疗与社区康复的深度融合。
下午场培训由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三科主任汪永光博士压轴授课,围绕《心理健康概论》《精神康复基本概念及原则》《网络成瘾诊疗》三大主题展开系统讲解。在心理健康概论部分,汪永光博士用“我国焦虑、抑郁障碍居精神心理问题前两位”“全球每年近80万人自杀”“15-19岁青少年自杀为该年龄段第三大死因”等严峻数据敲响警钟,结合2020年全国调查强调心理健康已成为国民健康主要需求,并解读国家相关政策布局;在精神康复板块,他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披露患者康复现状,详解个体化、协同化康复原则及社会认知与互动训练(SCIT)的应用;在网络成瘾诊疗部分,他结合自身研究拆解游戏设计中的“心流理论”“损失厌恶”等心理机制,介绍网络游戏障碍“12个月内出现至少5项症状”的诊断标准,强调共病问题的重要性,并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干预合力。
此次培训将政策解读与实务指导深度结合,既夯实了基层人员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的经办基础,也提升了精康服务队伍的专业能力。下一步,西湖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完善“精准识别、全域覆盖、高效直达”的两项补贴服务机制,加快推动精康服务从试点向全区覆盖,以“政策兜底保障+专业康复支持”的双重力量,为残疾群众尤其是精神障碍患者减轻家庭负担、助力社会融合,切实织密民生保障与康复服务的“安全网”。
(信息员:李燊超 审核员:徐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