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下如何穿出清凉感?许多人以为“穿得越少越凉快”或“浅色最防晒”,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颜色选择到材质搭配,都暗藏降温玄机。
颜色选对降温事半功倍
人体散热依赖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方式,而衣物颜色直接影响热辐射的吸收与反射,进而决定体感温度。选择衣服颜色时,记住这两个要点:
炎热室外穿红色衣服烈日当头的室外,环境温度比人体高,热量就会从空气传到人体,穿浅色衣服受到的热辐射程度相对较小,会感觉比较凉快,但浅色衣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不好,如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反而容易晒伤。相较之下,红色衣服可以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因此长时间户外活动时,穿红色衣服不但更凉快,而且还防晒。吸收紫外线:红色光波长较长,能够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是位于太阳七色光谱中最远离红色光谱的波长最短的射线,它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可见光接纳吸收。因此,穿红色衣服可以吸收、过滤掉更多的太阳紫外线,从而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反射热辐射:除了吸收紫外线,红色衣服还可以反射传播热辐射的红光和红外线。这意味着红色衣服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还能帮助身体反射掉部分热量,从而使人感觉更加凉快。
凉爽室内穿深色衣服如果在室内空调房或者夏季的阴天、晚上,此时阳光少,环境温度比人体温度低,选择穿深色衣服,吸热快的同时散热也快,且吸收的热量会在体表形成热冷空气对流,带走体表汗液。而汗液蒸发会吸热,能够快速排走皮肤表面的热量,从而让人感到更凉快。
材质比薄厚更重要
衣物透气性、吸湿性直接影响汗液蒸发效率,而新型化纤可能适得其反。
棉麻丝:天然“空调系统”棉质:吸汗性强,适合日常通勤,但湿后易黏肤,需选择高支数精梳棉。亚麻:纤维中空结构形成天然空气层,透气性是棉的3倍,出汗后干爽不黏腻,堪称“会呼吸的面料”。真丝:蛋白质纤维含亲水基因,吸湿率达11%,接触冷感显著,适合怕热人群或空调房穿着。
慎选化纤:速干衣≠真凉快聚酯纤维等化纤虽干得快,但吸湿性差,汗液易滞留皮肤表面,反而加重闷热感。若需运动穿着,可选择含棉或莫代尔混纺的速干衣。
这些“凉感误区”要避开
误区1:打赤膊更凉快当气温超过37℃时,皮肤直接暴露会吸收环境热量,反而导致体温上升。男性可选择透气性好的背心,女性避免穿露脐装引发肠胃不适。
误区2:黑色衣物最吸热黑色虽吸热,但若在阴凉处或夜间穿着,其高效散热特性可快速带走汗液,适合短时间户外活动后迅速降温。
误区3:防晒衣越薄越好防晒效果取决于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而非厚度。选择UPF50+、透气孔设计的专业防晒衣,避免劣质产品闷热致敏。
来源丨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经编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