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拾遗丨藏香,一缕香魂,千年文脉
2025-05-02 14:03:32

华语之声

时光流转,文明的密码藏在匠人布满老茧的掌纹里,蛰伏于千年不熄的窑火中,回荡在古老歌谣的转音处。这里,每一件器物都承载着山河记忆,每一声吟唱都凝结着族群血脉,每一道纹样都镌刻着文明年轮。

《拾遗》栏目将带您走进时光褶皱,以当代目光重新丈量千年传承的温度。我们不仅是技艺的见证者,更是文明接力的参与者。在这里,让我们与永不褪色的东方智慧展开一场深情对话。

在青藏高原的经幡下,在酥油灯摇曳的光晕里,一缕青烟自鎏金香炉中袅袅升起。这缕承载着千年信仰的烟迹,正是被誉为“高原灵魂之息”的非遗藏香。

藏香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文成公主入藏携带的佛经与香方,与高原特有的植物智慧碰撞交融,催生出独特的藏香体系。《四部医典》记载的“解毒三香”理论,将藏香从宗教仪轨延伸至医药领域。吐蕃王朝的宫廷秘方,在历代高僧大德的改良中,形成了108味原料的严苛配伍法则。每一味药材都对应着藏医理论中的三因平衡,丁香象征智慧,藏红花凝聚祝福,雪莲萃取圣洁,柏木沉淀时光,在煨桑炉中完成物质与精神的转化。

制作一根藏香,需经历“九磨九醒”的淬炼。选料是第一步,柏树需取自海拔3500米以上的阴坡,砍伐后需静置三年以去燥性。炮制时,匠人需沐浴更衣,口诵六字真言,将木段磨成细泥,这一过程需反复加水以保持湿润,水则取自雪山融水,确保纯净。

最具挑战性的当属“挤香”环节。匠人用牦牛角工具将香泥挤出成条,手指的力度与牛角的弧度需完美配合。扎西彭措珍藏的牛角工具已有百年历史,包浆温润的表面记录着无数代匠人的体温。“机器香虽然规整,但缺少了手工香独有的‘活气’。”他轻抚一根略微弯曲的藏香,“这才是有生命的香火。”

藏香的文化密码,藏在袅袅青烟中。在布达拉宫的佛殿前,信徒们点燃藏香,祈求诸佛护佑;在藏家新居的火塘边,一支藏香能驱散秽气,带来吉祥;在《四部医典》的记载里,藏香是防治流感的良药。僧侣们甚至会在香泥中加入甘露丸,让香气成为传递信仰的载体。


阅读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