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文化遗产录 德清防风祠
2023-07-11 12:26:10

图说地名

防风祠,位于德清县下渚湖街道防风山,为纪念上古治水英雄汪芒国之君防风氏而建。

相传防风氏是一位与大禹齐名的治水英雄,在会稽山群神相会时,因迟到而被大禹所戮。事后查明防风氏于赴会途中因参加防洪抢险才迟到,大禹不仅为其昭雪,且封为防风王,令防风国建造专祠供奉神像,祭祀防风氏。南朝祖冲之《述异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防风祠始建于西晋元康年间(291—299)。五代时,吴越王钱镠重建防风祠,称为“风山灵德王庙”,并立石碑纪念。清乾隆年间,防风祠扩建重修,分山门、戏台及天井、大殿,头山门有马衭、伞衭神像,戏台在庙会期间演社戏。大殿内塑有高大雄伟的防风王神像,其尊容是“龙首牛耳,连眉一目”。

现今的防风祠于1996年在原址修复。祠坐北朝南,北倚防风山,南面下渚湖,占地455平方米,建筑面积377平方米,重檐翘角,气势恢弘。祠前立有五代吴越王钱缪《修建风山灵德王庙碑记》石碑。祠中塑有防风氏神像,以君王面目示人,高大慈禅,令人肃然起敬。

华语之声 姜胜利 文、摄 楼祖民 审核

阅读 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