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香积寺巷1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原名兴福寺,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宋真宗赐名香积寺。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径》“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
元朝末年,香积寺毁于一场大火,后经多次重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香积寺内增建宝塔两座,1963年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西塔被毁,仅存东塔,1997年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月7日,香积寺复建完工并对外开放。新香积寺为铜式建筑,铜墙铜瓦,独具气势,瑰丽庄重;寺院占地面积16855平方米,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国内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
现在的香积寺广场上,可以看到两座高约12米的石塔,塔身镌刻着经文和与佛教有关的精美图,远看一样,近看却大不同:一座是寺庙复建时新筑的;另一座古老沧桑,是杭州市仅存的清代佛塔。有意思的是,2009年杭州市复建香积寺,选择在原址以西的位置,决定以西塔为原型恢复香积寺“双塔”,“双塔”建成后,曾经的西塔移位至东边称东塔,新建的塔成了西塔。
如今,复建后的香积寺体现了杭州传统寺庙、建筑的符号和元素,再现出“杭州运河第一香、湖墅市井风情地”胜景。
华语之声 姜胜利 文、摄 楼祖民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