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非遗雅韵|青铜技艺,锤炼千年的匠心工艺
2023-03-30 14:50:14

非遗雅韵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蕴藏着无数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换言之,非遗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感的纽带。当今时代下的非遗传承,其文化内核也会融入属于当今时代的烙印。在接下来的非遗雅韵系列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非遗,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让更多非遗被看见、被激活、被传承!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以其雄伟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古朴的纹饰和丰富多彩的铭文著称于世。它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科学发掘的资料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就出土过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品,而最早的青铜容器则是出现在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爵。从此,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

众所周知,相比于纯铜,青铜的硬度非常高,古人在制作一些小而薄的青铜器时,可以采用锤揲、錾刻的方法来成型并增加纹饰。但是如果想要制作出器型大、器壁厚的铜器,就无法锤揲成型,也无法直接在器身上直接雕刻花纹了,必须通过铸造的方法来同时完成成型和装饰。

青铜铸造是将铜或其合金熔炼成液态浇入铸型中,并经冷却凝固后,得到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铸件的过程。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青铜铸造遗址多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安徽和贵州等地,大量出土实物为了解和研究当时的铸造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范铸法、失蜡法和浑铸法是三种古代常见的青铜器制作方法。

范铸法又称模铸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千后再经烧制,使其成为母模,然后再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青铜成品;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浑铸法是器物一次浇铸成形的铸造方式,习惯上指泥范铸造。商周时期广泛用于铸造器形较简单的青铜器,如觚、觯、杯等。

一件件震惊世界,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品背后,总是涵盖了太多先民们的智慧,哪怕受制于时代的条件,他们也总是可以创作出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阅读 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