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从远古时期的自然物崇拜到夏、商、周三代“敬天法祖”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又发展到域外传入、经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这些不同的宗教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也与中华传统文化各分支融合吸收、彼此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接下来的“宗轩”系列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宗教文化,挖掘各自教义中济世利人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是距今有1200余年的古刹,是佛教中国化之后最后的高峰。它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并称“禅院五山”;南宋时宋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嘉定间又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鼎盛时僧众达三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
在中日佛教乃至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径山寺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宋元明期间,日僧谒径山者相继不断。南宋中后期,日本名僧俊芿、圆尔辨圆、无本觉心、南浦昭明等先后来寺学禅。圆尔辨圆(谥号圣一国师)、南浦昭明(谥号元通大应国师)先后在径山寺从无准师范、虚堂智愚学习禅法,一住数年,回国后辗转各地弘扬临济宗法。同时,他们带回中国茶经典籍及径山茶具,将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仪式传回日本,从而将“径山茶宴”暨中国禅院茶礼系统地传入日本,茶宴后逐渐演化为“日本茶道”,成为日本幕府和高层社会的仪节。
与径山寺能够相提并论的是径山茶,径山茶以径山寺而出名。“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杰出代表,以诞生于余杭径山寺而得名,是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对我国近代“茶话会”礼仪的形成、对日本茶道、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仪习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径山茶宴一般包括击茶鼓、张茶榜、设茶席、礼请主宾、煎汤点茶、分茶吃茶、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
因此,径山不仅作为临济宗的祖庭道场,也做为日本茶道的起源地,在日本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径山的山、水、茶、寺、禅、经、文相依相存,源远流长,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禅茶文化积淀。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茶道中人慕名来到径山寺,一偿“寻根”的心愿。
交通信息
地铁:
乘坐杭州地铁3号线至东岳站换乘公交六公园至径山寺专线至桐桥(径山寺)站下。
公交:
桐桥(径山寺)(公交站):
六公园至径山寺专线(桐桥(径山寺)——六公园)
2496(桐桥(径山寺)——径山车站)
2592(桐桥(径山寺)——黄湖街)
温馨提醒:该公交站位于径山寺山下,乘客可在此站换乘免费接驳车或是沿游步道徒步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