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从远古时期的自然物崇拜到夏、商、周三代“敬天法祖”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又发展到域外传入、经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这些不同的宗教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也与中华传统文化各分支融合吸收、彼此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接下来的“宗轩”系列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宗教文化,挖掘各自教义中济世利人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金刚法舞,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舞蹈。金刚,本意是金刚石。也就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质,所以被佛家用来象征如来之智慧:“金刚喻如来之秘密慧也。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能破坏万物,此智慧亦尔。”由此可见金刚法舞名称的由来和目的所在。
它最初的源起在古大藏象雄经中的记载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出生罗刹王“马东日扎”和魔王“达夏智哇”等妖魔王、罗刹王和厉鬼王,他们成为伤害众生的邪魔到各地危害众生、制造纠纷,破坏团结。因此世界上战乱频出,给世上带来了很多不幸,人民的生活非常痛苦,没有安乐与祥和。这样大概过了几佰年后,诸佛为了众生流出慈悲的眼泪,以诸佛的力量、慈悲与智慧加持佐琼喀京,让他到世界化解纠纷并解脱众生的痛苦,再现世界的祥和。
佐琼喀京带了四位喀京助手(即仲色喀京、东色喀京、瓦色喀京、安色喀京),一起来到世上,首先用佛的神通降服了罗刹王“马东日扎”和魔王“达夏智哇”,用转趋法(藏文称为破瓦)将罗刹王的神识转迁西方极乐世界,用罗刹王和魔王的骨头做了调伏妖魔的法器。千千万万的罗刹、妖魔、厉鬼看到魔王骨头做成的法器都心生恐惧,接受佐琼喀京的教诲。
后来佐琼喀京降服罗刹王时所用的八种步法、姿态以及各种手势编成了金刚舞姿态,其中有些跳金刚舞的手印是佐琼喀京降服罗刹王之前供奉佛和菩萨时的方式。从此,就有了跳金刚舞姿态的形式。佐琼喀京调伏妖魔以后整个世界变得十分安乐祥和。
跳金刚舞的目的是各个地区为了调治地鬼和伤害众生的妖魔,以祈求和平世界,一年中为群众赶走危害他们的妖魔鬼怪,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安乐过日。供佛、供菩萨、供金刚舞的目的是保护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遇乐,消除烦恼、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