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好声音

下载
非遗雅韵|紫砂壶——古朴醇厚,不媚不俗
2023-03-02 09:55:06

非遗雅韵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蕴藏着无数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换言之,非遗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情感的纽带。当今时代下的非遗传承,其文化内核也会融入属于当今时代的烙印。在接下来的非遗雅韵系列中,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非遗,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让更多非遗被看见、被激活、被传承!

壶与火相遇,紫砂蜕变为金玉之宝;人与壶相适,壶成了爱壶者无言的诗歌。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并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异纷存彩、经久不衰。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从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似块状岩石,经露天摊晒风化,使其疏松,然后经初碎、破碎摧毁,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量,送风筛选。

筛选后的泥灰,由搅拌机搅拌成一块块泾泥,经堆放陈腐处理,再把腐泥进行真空练泥,这样便成为供制坯用的熟泥。在紫砂泥练和制备过程中,所用水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坯的干燥、烧成收缩率小。 紫砂壶并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温烧成后呈现各种各样的秀丽色彩,有朱砂红、枣红、紫铜、海棠红、铁灰铅、葵黄、墨绿、青兰等等。

紫砂壶不上釉,但胜似上釉,光彩变化奇诡,丰硕多彩。如朱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红、闪色等等,皆是天然原色,质朴浑朴,古雅可爱。烧成后的紫砂壶保温性和透气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器具,社会上称其“世间茶具称为首”,并非夸张。

一把好的紫砂壶,往往可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于一身。紫砂的自然色泽加上艺术家的创造,给人以闲雅、端庄、稳重、自然、内敛等种种心灵感受。

紫砂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亦面临着创新的问题。传统工艺的延续与繁荣兴盛,继承是根脉,创新是生命,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并促进传工艺的发展。紫砂壶艺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强调的是作品的视觉效果,同时追求材质、技艺的优良。

阅读 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