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仲旧称渟溪,俗称路仲里,位于浙江省海宁硖石西北约7公里、斜桥镇庆云桥北3公里处,传说唐朝末期当地闹饥荒,三位善人(路姓、仲姓、毛姓)开仓赈济乡民,百姓为感恩三位义士遂将当时的"埭上"称为"路仲毛"。又造起三王庙,将三位恩人奉为土地保护神。后来逐步演化为"路仲",一直沿用至今。
路仲古镇,整体布局紧凑水路畅通,以德义桥为中心,直大街、西大街组成"T"字形。街道两旁密集排列、临水而筑的房屋形成了小有规模而又别具特色的街区,住户枕河而居,有的临河备有河埠,河畔还有古驳岸。依水凌空而筑的水阁房,半间建在河上,下设独家河埠以备洗涤、取水之用。
古镇上,连接直大街与镇西街交界处,是座明清时期的古桥,叫“徳义桥”,又名大枫桥,为三孔梁式有栏石板桥,栩栩如生的两对石狮子与莲花相映衬,默默守护着600余年的时光,仿佛在向路人诉说着路仲里的前生今世,要知道当初这一带可是小镇的闹市中心。而地处西大街尽头的德风桥,亦称小枫桥,是小镇至今保留最为完整的古石桥。饱经沧桑的大小枫桥现都已成了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的漫漫变迁给这里留下了众多古迹,还有张子相宅、朱淑真故居、管庭芬藏书楼、钱君匋祖居等。路仲古镇的道路、小桥、河流、民宅等都完整地保留着传统风貌,真实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化。
华语之声 姜胜利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