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防洪 话地名

这段日子连续的降雨,

是不是让你感觉快发霉了?

7月8日,新安江水库史上首开9孔泄洪

富阳启动了防汛I级应急响应

梅雨季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希望早日出梅,雨停水退!



新安江水库

到洪涝灾害

老一辈的富阳人应该不会忘记一个地名




皇天畈

富阳三面环山,南面临水,西北部有一大片洼地——皇天畈,是境内最大的河谷盆地,约2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7米,畈心海拔仅5.2米,低于富春江正常水位,是富阳地势最低的地方。畈内河道曲折,水系众多,新桥江、青云浦汇集横银(受降)溪、私水(新义溪)、白洋(坑西)溪、宵井(大青)溪、银坑(春建)溪等山水入苋浦,穿恩波桥,入富春江。 

富阳

皇天畈原本是泄湖,海宁鳖子门与杭州湾相通后,富春江水位下降,淤泥堆积渐渐成为陆地,开始有人定居于此。因特殊的地形,每当雨季,山洪下注,江水倒灌,皇天畈一片汪洋;而到了旱季,江水低落,山溪断流,灌溉无水,禾苗枯萎,洪、涝、旱灾害接连不断。畈内芦苇丛生,飞鸟群栖,血吸虫病流行。历史上,这里的农民经常四处求乞,泣诉皇天,“皇天畈”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皇天畈平原


历代官府曾对皇天畈进行局部治理。唐贞观十二年(638)开阳陂湖;宋咸淳年间(1265—1274),建陶溪堰;明嘉靖(1522—1566)、万历年间(1573—1620),建普济堰、马山堰,疏浚湖南浦。民国二十四年(1935),富阳县政府摊派壮丁工6459工,整修阳陂湖堤岸,又投放民工43617工,疏浚湖南浦。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军侵占富阳后,畈内水利废弛,田地荒芜。但这些治理仅限于灌溉,对于大规模治理,官府“欲兴无能”。历经岁月,或淤或废,效益甚微。新中国成立后,皇天畈迎来了生机。从1950年开始,国家持续对皇天畈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构成防、疏、导、蓄相结合的防洪体系,已形成可抗御50年一遇的外江水和70天无雨灌溉有保证的水利工程体系。昔日“皇天畈”,已成为粮食高产区、工业基地和房地产热地,被誉为“黄金畈”。


和皇天畈相关的地名还有这些



西堤

大家熟悉的西堤,原本是一条防洪堤,又名皇天畈堤,东起镬子山,西至鹿山。1950年建成,长3千米,堤顶高10.41—11.35米,宽4—6米;1955年因洪水决口进行修复加固;1975年将秦望桥至苋浦路口堤段加宽至8—10米;20世纪90年代全线加固后,沥青混凝土铺筑,成为路堤结合的西堤路。

西堤路

皇天畈南渠 皇天畈北渠

皇天畈至富春江,有南、北两大渠环绕,是重要的泄洪渠道,以减轻皇天畈承水压力。皇天畈南渠起自富春街道西邮村陈山麓,接纳春建乡等溪流来水,折东南经青云桥沿湖南山麓东行,至鹿山矶头汇入富春江,主流总长23.6千米,其中渠长8.5千米,流域面积101.3平方千米。皇天畈北渠起自银湖街道泗洲村青山头,沿途接纳周公坞溪、新义溪、坑西溪、受降溪来水,折向东南经花坞口入富春江,主流总长27.6千米,其中渠长15.80千米,流域面积206.4平方千米。

北渠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南渠和北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我们的祖父辈们劈山头、架石桥,肩挑背扛、自己动手建成的“人工渠”。1966年,万名民工用了2年时间,完成了南渠工程建设。1970年,青云、大源、场口区的26个公社社员和3个国营农场、农科所的职工一起支援开渠建设,曾有2.7万人参加建设,整个工程历时10年。皇天畈南、北渠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民心工程,“挑北渠”、“挑南渠”更是一种值得富阳人永远铭记的时代精神

南渠

大浦闸

位于富春街道西堤北路苋浦上,因出口河道俗称大桥浦,故名。大浦闸始建于民国时期(1946年),1950年8月竣工,2002年2月重建。闸孔总净宽21米,7孔,闸门宽高3.40米×4.15米。建闸后外能挡洪,内可排涝,兼有引潮灌溉之便,对皇天畈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较大作用。

大浦闸

阳陂湖

阳陂湖是个古地名,地处皇天畈平原,历史上是一个湖泊,兴建于唐贞观年间,淹废于明初。阳陂湖曾经在农田水利中起过重要作用,是富阳的古湿地,可以和西溪湿地相媲美。可惜的是,阳陂湖本身在沼泽化的过程中,最后被围垦成农田和鱼塘。庆幸的是在2019年,区委区政府启动了阳陂湖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力争重现千年湖景。


阳陂湖修复效果图


随着项目启动,“阳陂湖”这个词在不同场合被时常提及,但是“陂”这个字的读音就五花八门了,有读成 pí、pī的,有读成biān的,还有读成p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陂”有三个读音,分别是bēi(意为池塘;水边;山坡)、pí(特指湖北黄陂)、pō(意为不平坦)。最早当地人是读bēi的,1951年成立皇天畈农场后,外来人员因为口音问题读成了biān。从地名来源的客观性来说,地名一般反映人类对于地理实体基本特点的直接描述或在此基础上的派生。读作bēi,既能体现当时的水乡环境,也和当地人最开始的读音相符。所以从地名的角度,陂应读作bēi。

来源:富阳民政

阅读 5122
下载客户端
二维码
    推荐专辑
  1. 误入仙境的桃乐丝
    误入仙境的桃乐丝
    生活在玫瑰庄园里的身体赢弱、家境富有的小姑娘桃乐丝与小伙伴托特在野餐途中不慎迷路,他们乘坐的小船顺着水流漂入了一个名叫“仙境”的神奇国度。他们穿过七座神奇的山谷,遇见了好客的小丑、慷慨的糖果人、善良的女王、忙碌的分裂先生,参观了猫咪王国、神奇的宫殿,平息了玩偶起义,还找回了丢失的玩偶……精彩离奇的旅程给他俩带来了不少惊喜,小朋友也想和书中的小主人公们一起体验吗?
  2. 大人国和小人国
    大人国和小人国
    伴随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图书。 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格列佛游记》中两个最精彩的部分。时过两百多年,它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格列佛在一次航行中遇难,漂流到"小人国",那里居民身高都只有六英寸左右,因此,和他相比较,他真是硕大无比"巨人山"……后来,他又到了"大人国",那里的国王身高有六十尺,这会儿格列佛又变成"小人"了…… 作品的趣味性、想象的丰富性,手法的夸张性,讽刺的尖刻性从来都无与伦比。
  3. 紫阳街道地名文化长廊
    紫阳街道地名文化长廊
  4.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用诗歌定格美好——王小青作品
     作者简介: 王小青,曾用名王青青,出生于教育世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外语协会会员,致公党杭州下城基层委党员,任职于某民主党派宣传处。英语本科学历,曾任教英语、音乐。诗歌、散文、歌曲、诗评,分别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星河》《人民网》《诗刊》《中国女诗人》《中国爱情诗刊》《慈怀诗会》《中国致公》《温州文学》《墨池》等报刊杂志与“喜马拉雅”“荔枝”“华语之声”“杭州之声”“晚安金华”等有声平台,并多次获省市级各类奖项。出版诗集《梳读心园》《年华独舞》。
  5.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穿越回南宋的N个理由
  6.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7. 新春送福
    新春送福
    2019年华语之声新春祝福!
  8. 天天读报
    天天读报
    华语之声、浙江工人日报联合出品
  9. 吴芸荐好书
    吴芸荐好书
    作者简介: 吴芸,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芸香世界》,作品入选年度散文精选和中学生阅读题库。 2013年,吴芸老师在水秀苑社区成立了“芸文化”工作室。近十年,“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公益讲座几十个,深受人们喜爱。工作室于2015年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宣传点是“芸文化”工作室的品牌项目之一,一个点设在西湖区水秀苑社区,另一个点设在“云泊天目”山庄,期望更多人了解与热爱杭城优秀传统文化!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为了与更多读者朋友分享好书,吴芸老师开设“荐好书”栏目。以书会友,共建我们自己的心灵家园!谢谢大家聆听!
  10.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