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古村行 仙居埠头村
埠头村地处仙居县西北部,距县政府驻地28千米,系埠头镇政府驻地。东至清风村,西至十都英村,南至永安溪与皤滩乡汤坎头、吕前村隔水相望,北至振兴村,辖埠头、田心2个自然村,面积3.2平方千米,全村有600多户、2200余人。
据《光绪仙居县志》载:“古时永安溪河床宽阔,木船上溯而达,此为繁华古埠集镇,故而得名埠头。”埠头村北依白冠山,南临永安溪,西南有万竹子王港,西有黄榆溪、四鸟坑、九郎溪诸水系,东有大陈坑流经村旁汇入大溪,是一个六水交汇之地,水运交通十分便利。埠头陆路也十分发达,苍岭古道、仙杭古道、山枣岭古道、大陈岭古道等近可达丽水、金华诸县,远可达温州、福建、江西和杭嘉湖地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衢所在。
埠头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仙居最早受到中原文明影响的区域之一,明清时期已成仙居西乡商业重镇。埠头村集居王姓,故又称埠头王。王氏先人最早便是利用便捷的水陆交通从事货物运输的,在渐渐积累资金后开设盐埠商号、南北货店,成为仙居最大的食盐集散地和南北货物转运重镇。清咸丰年间,埠头以农历一、四、七为集,四方商贾纷至沓来,俗称“埠头王市”,以清末至中华民国前期为最盛。
埠头村古建筑群体量大,保存较为完好,多为清末民国初期的三透九明堂,为砖木混搭的二层楼结构,呈中心对称。村中现存古民居365间、古门堂28透、古井11口、古桥4座、古街1条。走进埠头村,大宅院、小洋楼、商业街、古桥梁、古戏台、古廊桥、双眼井、马头墙、龙形瓦、石雕窗、三透九门堂……历历在目,每一处古迹都是那样别致,记录着埠头王氏家族在通衢八方、商贾云集的“永安丝路”上的创业故事,诉说着村落昔日的辉煌和岁月的悠远。而埠头老街入口处的朱相公(朱熹)殿,则是埠头儒商文化的最好印证。
如今的埠头村,发挥历史资源优势,挖掘水运文化,形成民宿+古盐运文化体验的旅游业态,打造休闲旅游的美丽古村。先后入选全国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省3A级景区村庄,获得省“一村万树”示范村、省卫生村等荣誉。
华语之声姜胜利 文、摄 杨乐琪 编辑
楼祖民 审核
-
忠山说法:《民法典》 第七编 侵权责任李忠山律师,杭州市律师协会商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杭州电台律师团成员、华语之声FM广播特邀法律主持人
-
福尔摩斯之怪盗二十面相
-
李忠山:疫情相关的法律问题思考
-
心灵花园《心灵花园》是由杭州市上城区红十字会、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和华语之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注当代人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的专题访谈节目,每期选取不同的热点话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健康有道特别节目—-揭秘中国式亲子关系
-
从家族企业到全球布局,跨域“不可能”--王自亮《吉利传》分享会
-
华语之声祝您中秋快乐!
-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赵玉泓作品作者简介:赵玉泓,笔名中国泓。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喜欢码字画画,痴迷诗和远方。有部分诗作入选纸质刊物和虚拟平台。
-
致青春VOL03:奋斗中的‘Tony’老师